鱼鳞病常见的治疗误区
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性很高的疾病,双亲之一患鱼鳞病,其子女患病率为18.4%,而双亲都患鱼鳞病子女患病率高达70%,所以,为了孩子的健康,要及早治疗。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,有些患者治疗不恰当。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恶化。
误区1:接受“洗脑”丧失判断力。
在心理学中,存在着一种“心理定势”,即人们在接受某种事物的时候反复刺激“洗脑”后,就会在潜意识里接受这种说法,会丢失一部分对此类事物的判断力。特别是在人们对鱼鳞病有哪些常识不了解的情况下,容易进入误区。
误区2:难解急躁情绪,幻想“药到病除”。
经常看到广告宣传“有效后再交钱,XX治疗后无需再服(抹)药”。其实鱼鳞病患者除少数患者症状轻微可能自解的外,绝大部分都要终身护理的。这是件很折磨人的事。于是,有人在治疗护理的无休止而急躁,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;另一方面,也会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,为什么自己会摊上这么麻烦的疾病。而此时,“假药”会利用这种焦虑和急躁,通过这种承诺,突破患者心理防线。
误区3:不愿正视现实,终致“弃明投暗”。
有些患者总是希望能治疗好自己得病,但他们从医生那里往往听不到自己想听的美好的愿望,让他们感到不安、惶恐、无奈。于是便会运用“否认”的心理防御机制。在他们的潜意识里,不愿相信自己得病是终身疾病,从而面对医生的建议缺乏信心。假药的宣传乘虚而入,恰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,患者很容易“弃明投暗”,放弃正规治疗而听信偏方的。